2025

02/25

13:37

来源:
麦盖提县财政局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来源:麦盖提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5-02-25 13:37 浏览次数: 字体:【

麦盖提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4年9月29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张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麦盖提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023年,麦盖提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821469.68万元,与年初资产总额630639.42万元相比增加190830.26万元,增长30.26%。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597827.32万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23642.36万元。负债总额52824.06万元,与年初39271.85万元相比增加13552.21万元,增长34.51%。净资产768645.61万元,与年初591367.57万元相比增加177278.04万元,增长29.98%。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23年,麦盖提县纳入国有资产决算统计报表编报范围的国有企业有4户。2023年资产总额70512.69万元,较2022年65265.42万元增加5247.27万元,增长8.04%负债总35184.23万元,较2022年29913.99万元增加5270.24万元,增长17.62%净资产(所有者权益)35328.46万元,较2022年35351.42万元减少22.96万元,下降0.06%。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2023年,麦盖提县纳入金融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编报范围企业共2户,2023年末资产总额431839.68万元,较年初增加69351.02万元,增长19.13%;负债总额394353.65万元,较年初增加66589.58万元,增长20.32%;所有者权益37486.04万元,较年初增加2761.38万元,增长7.95%。

(四)国有自然资源分布情况。2022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统计2023年变更调查数据已报自然资源部审核,未启用),全县国土总面积1009510.89公顷(含兵团),其中:国有土地950762.68公顷,占比94.18%,集体土地58748.21公顷,占比5.82%。2022年末耕地面积78946.67公顷(不含兵团)2023年变更调查数据已报自然资源部审核,未启用)林地125873.51公顷(林地一张图2021年后未更新)湿地10811.39公顷2023年变更调查数据已报自然资源部审核,未启用)草地146793.36公顷2018年后草地清查数据未更新)2023年实际用水量8.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9亿立方米,地下水2.45亿立方米其他水0.04亿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举措

1.健全资产护、处置等制度流程。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管护工作,健全三级监督管理模式加强违规配置、处置、租赁国有资产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完善资产处置审批流程

2.强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督从资产采购预算、登记配置、使用管护、出租出借资产清查、处置审批、账务核销全生命周期监督

3.加强资产信息管理。依托资产系统财政审批、主管单位审核、资产使用单位维护的三级管理模式,规范资产卡片管理。做到卡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

(二)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举措

1.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牢牢把握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一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二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季度定期组织国企管理层开展集体学习,推动了党的理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力结合。三是一企一品牌为目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打造党建引领+活水源流”“党建+种业先锋”“主动作为+开拓城投等一批党建经营共融的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助推国有企业更好发展。四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与县纪委监委密切配合,加强对县属国有企业的巡视巡察工作,确保国资国企领域风清气正、廉洁高效。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推动党组织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企业章程。二是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董事会建设,指导企业对三会一层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进行修订完善。三是强力推动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为深化法治国企建设,解决企业面临的各项合规缺陷、不足及无效的问题,切实防控风险。

3.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完成县刀郎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对N39民营企业的收购,获得其业务资源和技术优势,助力刀郎文旅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扩大刀郎文旅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旅游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举措

1.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完善我县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机制体制,优化我县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促进我县地方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地方金融企业监管,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全面掌握我县地方金融企业基础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规范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的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做实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积极稳妥补充金融机构资本金。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水平,健全我县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提升用户金融获得感。

4.高度重视不良贷款化解处置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我县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质量风险。一是县信用社拟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贷款清收方案,安排人员实地到疆内所在地进行催收,尽量通过现金进行清收。二是对于借款人暂时存在经营困难,但具备还款能力后期有望收回的贷款,可采取借新还旧、债务重组,用时间换取空间,按比例逐年压降。三是对于借款人确实无收入来源且账龄时间过长,且符合核销条件的不良贷款,本着账销案存的原则进行核销。四是对信用度低、还款意愿差的赖账户钉子户,实行重点定向突破,加强依法清收,做到集中起诉一批、执行一批、威慑一批。五是加大信贷资金贷款投放。以城补农,继续做好零售业务转型,以个体工商户统一评级授信为抓手,扩大授信范围,深耕城区及兵团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做好消费贷款、生产经营性贷款宣传营销。

(四)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情况

1.加强要素统筹保障,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推进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二是积极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三是努力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坚持保护优先,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加强耕地保护积极开展农村乱占耕地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对问题图斑进行核查和整改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资产管护不到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2.管理责任不明确。单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未将资产管理责任到人

3.资产系统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系统信息维护较少,资产数据更新较慢

(二)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把握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不足,企业抗拒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流动资金,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较高的利息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企业债务风险防控难。由于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成本高,这种高融资成本与低销售利润率,导致企业亏损风险加大及偿账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债务风险防控难。

3.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不足。我县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单一、经济规模小,国有资产总量有限,属于民生行业,主要承担民生保障、服务社会任务,均属微利企业。因市场狭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益较低。

4.企业专业人才匮乏。县属国有企业自身规模小,盈利能力低,市场化选聘待遇吸引力不强,加上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到企业任职需解除现有人员身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不愿到企业任职,企业专业人员吸收能力弱,招人难,留人难。

5.国有企业廉政风险方面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软任务、虚工作,未能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在制定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时存在滞后性、碎片化问题,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金融企业董事、监事由麦盖提县公职人员兼任,缺乏资本投资运营专业能力或金融从业经验,无法有效履行相应职责。

2.麦盖提县刀郎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对融担公司相关政策学习存在差距,创新业务能力不足公司优质客户资源少,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存在业务开展缓慢问题。

(四)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有待进一步落实。二是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有待统一。自然资源标准规范不统一,资源家底不清,资源主体不到位,边界模糊,权属不清。加上资源登记部门众多,登记类型、登记程序、登记效力、登记簿与权力证书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可能导致部分权利存在冲突。三是资源利用与保护有待整体规划。过去各部门多头管理,规划不协调、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管控作用弱、生态修复与保护分散、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四是资源价值核算有待进一步探索。总体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经济价值的发挥,对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衡量与核算机制及路径仍然不明晰。土地、矿产等资源通过场化配置实现其价值,但仍存在较多自然资源难以确定其现场价格或现场价格不完整的现象,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五是生态修复工作亟待统筹。生态修复相关机制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相关奖惩、监督考核机制仍需加强研究。生态修复工程的资金保障方式单一,政策支持不足,亟需顶层设计支持并落实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培训通过组织单位培训,集体学习文件等方式,提升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督促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

3.强化信息系统管理组织单位培训资产系统操作,严格把关资产系统审核,提高资产信息数据准确性

(二)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对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载体,指导国企党组织健全前置审核清单,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

2.进一步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一是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机构,准确定位管理责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二是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完善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管好资本、放活企业。三是完善监管体系,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制度,继续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四是继续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办法及措施。

3.进一步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和收益监管工作。落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严格执行《麦盖提县县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工作细则》,对国有资本收益应收尽收,为全县财政收入作出国企贡献。通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合理研究制定支出方向,加大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结构调整的支持,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

4.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教育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学习,定期组织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集体廉政教育、谈话,通过汲取身边人的惨痛教训,警醒国企管理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对国有企业逐户建立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引导国资监管企业进一步重视合规管理,把合规经营作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三是制定下发《麦盖提县县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麦盖提县国资委监管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的工作职责、报告范围、报送流程、成果运用、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决策的透明度,有效防控风险,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与审计沟通力度,将国有企业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确保实现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相统一。坚持和完善党建责任制考核,切实落实国有金融机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巩固党委(党组)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在资产管理领域的指导性作用,以党建工作促进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有效监管。

2.加快构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框架,促进国有金融资本职能有效发挥。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框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积极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快完善金融企业财务监管制度。

3.切实提高国有金融防范风险能力,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和地区金融风险,着力维护金融稳定。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坚决防止各类金融风险。强化地方国有金融企业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监督职责,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四)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1.依托国家标准规范,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点推进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建立健全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2.依托市场化配置,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开发利用。探索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扩大竞争性出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总量和强度控制,更好发挥政府管控作用。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制度、资产审核制度、开发利用标准体系和产业准入政策,将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保护要求作为选择使用权人的重要因素并纳入出让合同。

3.依托资源资产监管体系,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坚持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建立健全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和压覆矿产的占用补偿制度,严格占用条件,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责任人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对责任人灭失的,遵循属地管理原则,按照事权由政府组织开展修复。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激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信息公开经办人:李进

关联稿件:

作者:
【打印本文】 【关闭】